6月8日,上海市政府发布《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。规划中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,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4700万标准箱(TEU)以上,水水中转比例52%以上,国际航运枢纽港服务品质世界领先,联通、绿色、智能的现代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。
具体举措包括:一要进一步提升港口设施能力;二要打造高效畅达的集疏运体系,特别是要持续推进“一环十射”高等级航道建设,形成“连接苏浙、对接海港”的格局;三要建设国际一流邮轮港;四要健全水上安全保障体系等。
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
根据法国知名海事咨询机构Alphaliner资料显示,在2020年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港口中,中国港口占据了7个席位。其中上海港以4350万TEU的吞吐规模保持了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的地位,领先于新加坡,港口吞吐量增长了0.5%,而宁波、舟山、深圳、青岛和天津的港口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了4.4%、3%、4.7%和6.1%。
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自2010年起连续十一年位居世界第一,并连续四年超4000万标准箱。
Alphaliner 图表1:2020年全球前十集装箱吞吐港口情况(单位:万TEU,%)
其中,国际中转完成超530万TEU,同比增长超14%;内贸集装箱吞吐量总和突破600万TEU,同比增长约15%,刷新了上海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历史纪录;水水中转比达到51.6%,同比增长约3%。上海港作为区域及全球枢纽港口的地位凸显。
公司公报图表2:2020年上海港部分作业类型吞吐量及增长情况(单位:万TEU,%)
上海港集装箱码头布局情况
上海港的集装箱码头主要分布于洋山、外高桥、吴淞三大港区,共有集装箱泊位49个,集装箱桥吊176台,集装箱堆场面积758万平方米。其中,洋山四期超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、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。
图表3:上海港集装箱码头建设布局现状
洋山港区码头吞吐占比46%
自2002年洋山港开工建设以来,历经15年的时间,于2017年正式完成第四期工程建设任务。洋山港四期码头靠泊能力为15万吨级,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箱,远期为630万标箱。在洋山港的助推下,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领跑全球。
图表4:上海港洋山港区建设历程
2020年全年,洋山港全港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标箱的设计能力,达到2022.2万标准箱,同比增长2.1%,集装箱吞吐量在上海港的占比从2019年的45.7%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的46.5%。2020年全港各集装箱码头均以超设计吞吐量的能级高位运行。
公司公报图表5:2019-2020年上海港洋山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及占比情况(单位:万TEU,%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