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运新闻

全球最大自动化码头“洋山四期”正式开港,领略“航拍大片”里的洋山港!

2017-12-11

12月10日,上海港洋山港区四期码头(洋山四期)正式开港试运行,这是中国第3个集装箱自动化码头,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自动化码头。显然,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而言,洋山四期是“集大成者”,代表着更多的箱量、更高的效率、更深的内涵以及更远的未来;对于国内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发展而言,洋山四期是中国“智造”的标杆;对于国际市场而言,洋山四期则意味着中国后来者居上,由“大”变“强”。

洋山深水港是世界最大的海岛型人工深水港,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战略和枢纽型工程。据悉,开港的洋山四期码头自2014年开始建设,历时三年建成陆域223万平方米、集装箱码头岸线2350米,可布置7个大型集装箱深水泊位,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,远期为630万标准箱。


目前,已完成调试的首批10台桥吊、40台轨道吊、50台自动导引车(AGV)将投入开港试生产,根据规划,洋山四期最终将配置26台桥吊、120台轨道吊、130台AGV。放眼全球,规模如此之大的自动化码头一次性建成投运堪称史无前例。

3.jpg

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,洋山深水港自2001年开工建设至今已走过17个年头,这是一个怎样的港口,它的建设和运营又创造了哪些“第一”?一起来看航拍大片《洋山深水港掠影》。

5.jpg


7.jpg

洋山深水港的日出


6.jpg

全长32.5公里的东海大桥,是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,连接着位于上海东南部的洋山深水港


10.jpg


8.gif

码头岸线全长近5.6公里


9.gif

70米高的大型集装箱桥吊


4.jpg

夜间的港口


随着码头的集装箱自动化发展,对于班轮公司而言,同样能感受到中国“智造”的魅力,享受到中国“智造”的效率。港口操作的智能化和无人化是大趋势,上海港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,相信这也适应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。洋山四期的投入使用,会增加上海港的码头处理能力,能够进一步提高上海港为行业服务的标准。

文章来源:航运交易公报、东方网、新华网维运网整理汇编转载请注明

最新资讯热门资讯